省国动办驻中山镇阳民村第一书记魏永岩: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,绘就水墨阳民风景画
来源:武平县中山镇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 时间:2023-06-27 15:26

  地处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的阳民村,风光秀丽,有“小桂林”的美誉,“十里翠竹”“龙岩雨霁”等景点养在深闺人未识,长期以来无旅游业态,主导产业不明显。2021年7月,阳民村迎来了省人防办派驻的“第一书记”——魏永岩,从此阳民村有了乡村振兴的领头雁,短短不到两年时间,一幅水墨阳民风景画展现在大家的眼前。 

  开展调查研究,理清发展思路,是魏永岩到任阳民村“第一书记”后马上着手的事情。为快速了解村情,摸清群众所想所盼,她只要有时间,不管白天晚上,坚持入户走访群众,找村民促膝长谈征求意见;找“村两委”干部,详细咨询村情村财和发展瓶颈,商讨发展方向。针对阳民村地处闽粤旅游互通线中间点,交通方便,旅游资源丰富,拥有一河两岸十里翠竹,魏永岩提出了打造“水上竹漂,岸上骑行”业态,大力实施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,得到了村两委干部和广大村民的认可。 

  有了发展思路,重在项目落地魏永岩根据“竹漂”和“骑行”两种旅游业态所能产生的不同效益制定了不同方案。“竹漂”项目投资小,重运营,魏永岩与村两委干部商议并在全村党员、村民代表参加的会议上决议,由村党支部引领创办的武平县龙河乡村旅游合作社来经营“龙河竹漂”,村委会占51%股份,剩下49%由阳民村村民按户入股,让合作社“姓公不姓私”,确保合作社在村两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。村民合作入股,又为项目获得“第一桶发展金”150万元,用于购买竹漂所需的设备和完善相关基础设施。在合作社的运营下,龙河竹漂短时间内成了武平及周边游客的打卡目的地。2023年春节,阳民龙河竹漂码头上,等候登舟而游的人排成了长队,七天长假,超过三万人次到阳民一游。龙河竹漂不仅壮大了村集体资产,还让群众得到分红,增加了收入。 

  “骑行”项目重基础设施配套建设,投资较大魏永岩深知,必须依靠争取上级的项目资金支持才有办法实施。她开始围绕骑行步道和骑行驿站建设进行项目策划,并不断奔赴省、市、县有关部门沟通协商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阳民村在魏永岩的“折腾”下,收获颇丰,先后荣获省级森林村庄、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、省级“一村一品”专业村、市级民主法制村、市级文明村等荣誉,并得到派出单位省人防办领导的关心和支持。这些荣誉的馈赠,以及各级领导的关怀,给阳民村带来的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,她驻村一年多来,阳民村获得了1000多万元的项目资金支持。 

  小罗庚骑行驿站是阳民村打造“水上竹漂,岸上骑行”的重要节点项目,位于骑行步道的终点,竹漂码头的西岸,原是一处村集体所有的荒芜的废弃养殖场,面积约60亩,其中房屋面积约13000平方米,因长期没人经营而杂草丛生。魏永岩入驻阳民村后,开始对该废弃养殖场进行提升改造,如今成了“水墨阳民”乡村振兴建设核心区。她首先用自己挂职的省级捆绑资金40万元,改造养殖场管理房,用于党总支阵地建设,同时依托骑行步道出入口的地理条件,策划、争取、落地一批项目,把小罗庚规划建成集亲水体验、田园观光、快乐骑游为一体的农文旅休闲商业综合体。目标就是奋斗的动力,到2022年底,除了党总支阵地,还完成了生态停车场、休闲公园、农产品展销中心建设,目前正在实施骑行驿站、产业振兴中心、农产品仓储中心和多功能文化广场项目。其实在这些项目落地的同时,小罗庚的花田已经成了去年夏天武平最美的网红打卡地之一。 

  水墨阳民这幅风景画正缓缓舒展开来,画中的每一种色彩、每一处风景,都有着魏永岩的身影。而对于魏永岩而言,阳民的产业兴旺、百姓富裕,不正是她从省城奔赴数百公里到武平而来的初心吗? 

  (转自武平县中山镇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 

附件下载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

相关链接